在讨论失业问题之前,我们先研究一个很有趣的话题,那就是畅想一下一二十年后的未来。

先看一下自动驾驶,这个技术并不是那种科幻的很遥远的技术,而是实实在在的已经被部分实现了的技术,而且还在不停的优化进展当中。

如果我们对自动驾驶要求不是特别高的话,仅仅是简单的能上路,那我们现在其实一定程度上都已经实现了这些技术,只不过它还不够成熟完善,还不能非常完美的识别和处理各种特殊路况,但如果是仅仅要求可以上路跑起来的话,我们现在已经有了现成的产品了。

那我们想象一下,三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甚至二三十年之后,自动驾驶是否会真正的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并被使用在各种各样的场景当中呢?很显然这个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我们即便不敢说是百分之百的确定,那感觉至少也有百分之八九十的可能性。

于是我们的问题就来了,假如自动驾驶被大规模的实现和应用了,我们的社会会是什么样的结构呢?

首先我们上下班会变得非常方便, 可以住在离市中心非常远的地方。早上起床坐在车上还能补会儿觉或者在车上吃东西,干一些其他事情都是可以的。等你下了车汽车会自动的寻找附近或者更远一些地方的停车场,或者自动找充电的地方去充电。

等下班的时候只要用手机远程召唤一下自己的汽车,就可以在地图上实时的看到车到了哪里。可以在车赶到公司的时候下去直接坐到自己的车上回家。

既然汽车都是自动化的,不需要各种各样的驾驶装置了,车内空间就可以被释放出来,而且车里有电就可以在里面布设各种各样的生活便利设施,下班躺在车上,其实就是等于回到了一个自己移动的家。

同样有了这样的技术就可以很方便的,汽车自动开过去接送小朋友上学放学,而不是像现在家庭里必须抽出一个人力专门花在这件事情上。

很方便是不是?可是我们仔细想一下,这会带来什么呢?

这意味着出租车司机和网约车司机这些职业永远的消失了,现阶段这些岗位吸纳了大量的就业,有近千万人的数量。在我们自动驾驶实现的未来,这些岗位都会消失。

出租车运营公司很可能就变成一个拥有很少员工,但是有大量自动化的汽车的一家公司,当你用手机软件打车的时候,他们的系统就会自动调度最近的汽车自动开过来,然后把你接到相关的目的地,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司机的存在,一切都是软件系统自动完成。

实际上既然是出租车都自动化了,那么大货车为什么不能自动化呢?未来很可能那些物流公司都拥有大量的自动化车队,使用很少的人力。

等自动驾驶的系统非常完善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现自动驾驶的大货车其实会更安全,它不像人类司机那样会疲劳,还可以更礼貌的礼让他人,不会占道和超速。

目前我们国家有大约两三千万左右的大货车司机,在一二十年之后自动化的未来里,这些职业都会消失。

然而如果你认为仅仅这些就是所有的一切,那就太天真了。

自动驾驶的技术实现以后并不意味着只能用在汽车大小的车上,同样更小一点的,比如说送快递的那些小型的电动车一样可以自动化,甚至更小的类似于我们现在电动自行车或者更小的四轮小车都可以实现,也就是说送快递或者外卖都可以用机器人小车自动化起来。

这些自动化的快递外卖机器人不怕炎热酷暑,也不怕狂风暴雨和冰雪严寒,成本和可靠性都比人类要强的多,还不用买五险一金,未来那些外卖或者快递公司可能会运营大量的这种自动送货机器人。

也就是说现在那些外卖骑手,还有快递,加起来估计有几千万人的就业人口,这些职位在未来都会消失。

这只是我们未来自动化浪潮当中的一部分而已。

现在我们的工厂都在使用各种各样的机器人机械臂之类的,只需要很少的人工进行操作。这是一种趋势,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也就是说未来的制造业工厂也会越来越自动化起来,需要的人力越来越少。

实际上我们要是从一个更大的或者更高的角度来看的话,从人类历史和本能来看,这都是技术和历史发展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我们用软件行业举个例子,perl语言的作者说过,懒惰是程序员的一种美德。

这句话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为什么懒惰都能成为一种美德?其实他指的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懒惰,而是说优秀的程序员们讨厌那些大量的重复性的无聊的工作。因为自己的懒惰,不想做这些重复的无聊的工作,进而发明各种各样的技术和工具,来把这些无聊的过程自动化起来。

也就是说懒惰的本性可以激发各种各样的创新和技术,推动技术的进步。

其实并不只是程序员这个行业,整个人类都是这样的。因为我们人类的本性倾向于懒惰,所以会发明各种各样的机器和自动化的工具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当年隋朝开挖大运河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死了很多人,甚至为王朝灭亡埋下了隐患,才得以完成这项我们历史上的壮举。

可是今天我们发明了挖掘机,推土机这些工程机械,两铲子下去就顶过去一个工人挖一整天。各种大型工程也不是劳民伤财的事情了,反而广大的工程承包公司们巴不得更多一些这样的工作才让他们有更多的钱可以赚。开挖掘机虽然也是不停的无聊重复,但跟古代那些挖土的体力活儿比起来还是要轻松的多的多。

同样我们发明了联合收割机,取代了收麦时需要的大量的人力工作,通过大规模机械化使得农业只需要消耗很小一部分人口就够了。然而在古代,基本上一个农业就吸纳了整个国家的大部分人口,其他职业和匠人所占的比例很小。

我们再看下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便利用品,比如纺织机和洗衣机,在古代大量的女性都把时间消耗在了纺织和洗衣服这些无聊的工作上面了,这些发明解放了她们的双手,让生活变得更轻松。

可以举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身边就可以发现各种各样的这些发明创造。

而发明这些机械的最根本的动力,都是人类倾向于更加的懒惰,这是最原始的驱动力。

所以,回到刚才那句,“懒惰是程序员的一种美德”,这句话完全可以扩展为,懒惰是人类的一种美德。

我们的一切技术,一切发明,都会想方设法的解决那些重复性的无聊的劳动。以便使我们的日子过的更好更方便,减少我们的体力和精力的付出。

这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本性,是我们发明创造的原始动力。

 

所以当我们看到自动驾驶得以实现,大量重复性的无聊的劳动被自动化的机器取代的时候,要意识到这是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趋势。

实际上自动驾驶本身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技术,并非是只能简单的运用在带轮子的汽车上面。我们把车轮换成类似于液压或者电动控制的关节的那种人形机器人,跟汽车是没有任何区别的,所不同的只是程序控制驱动的是轮子还是关节而已。

当这个机器人装上了自动驾驶那些各种各样的激光雷达或者摄像头这些传感器来对环境进行建模,构造一个对环境进行感知,并且可以自由的移动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再装上一些机械手臂之类的,就可以替代人类从事各种各样的无聊重复性工作,比如保洁,比如炒菜做饭。

这并不是科学幻想,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这都是很大概率发生的事情。

 

甚至我们可以大胆的想象一下,未来100年后,我们人类很可能生活在一个只需要很少劳动的世界。大量自动化的机器人会帮我们把生活中的一切都打点好。

人类只需要做各种各样有趣的创意性的工作就行了。机器人可以全自动的帮我们去种地,自动的在工厂里生产各种各样的生活必需品。自动的生产出各种各样的汽车,飞机这样的物品。

甚至到了一定阶段,我们人类只需要在电脑上画各种各样的图纸,然后设定生产的个数,调整不同的参数,各种各样的东西物品就会被自动生产好并运送过来。在这个过程中,甚至每个人都不用出办公室,一切都交由自动化的机器人完成。

像扫地,做饭这些杂活完全都可以由机器人来完成,人类的厨师顶多是研究几种不同的口味。一旦一种吃法确定出来之后,只要把相应的参数输入到机器人内部,后边就可以完全自动的做出相应的菜肴。

出去旅行,甚至酒店都可以完全是自动的无人化运作。人类只要刷身份证刷脸验证,交费入住就可以了,房间的打扫和维护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的。

建筑工程也完全可以由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机器来进行操作,以我们现有的技术只要愿意花心思不停的研究,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机器把它整个流程全部自动化起来并不难。

这个未来的世界我们乍一看会是非常的美好。但我们再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他存在大量的问题。

首先运营这些自动化的机器是需要有一些公司或者机构来进行的。这其中会牵涉到一些科学研发以及对现有机器人的修理维护,当然就会提供不少的就业机会,吸收大量的人才。

可是我们要意识到这个自动化的世界同样摧毁了大量的岗位,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大货车司机没有了,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也没有了,快递和外卖骑手也没有了。

更进一步来说,保洁人员没有了,酒店行业的服务人员也大量减少基本没有了,甚至种地的农民也全部被自动化了起来,建房子或者修路修桥也不需要工人了。

甚至教师和医生都可能被自动化的人工智能机器取代,其实教师这个岗位,我们只要把那些最顶尖的一些教师的讲课视频录下来,播放给学生就可以了。而且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学生和机器之间的交互问答。学校可能最终只需要一些简单的组织维护人员就够了,大部分都可以用这些自动讲课的机器人来取代。

其实门诊医生也类似。大部分情况下病人只需要简单的比如像手机里的医疗助手,陈述各种各样的状况病情,然后这些诊疗系统自动开出各种各样的检查或者药方就可以了。去拍CT核磁之类的也都可以自动化起来,拍好的片子交给这些自动的智能医疗助手他们可能解析的比现在大部分的医生都要好得多。

至于做手术的自动化机器人,我们可以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那些场景,似乎有一些遥远。但未来谁说的了呢,那些看似坚不可摧的人类阵地,谁也保证不了未来可能会被自动化的机器取代。

这个智能化自动化的未来的一切结果都指向了一点:只有少量的人类拥有工作岗位,大部分人很可能都在这个世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也就是说现在我们的基于劳动兑换货币的这一套系统,在未来世界很可能变得有点不一样了,未来的这个世界更像我们所谓的社会主义。

在这个世界里最基本的人权就是生存,每个人都会被分配最低的生存权。比如提供居住的房子以及足够的食物供应,还有一些简单的各种各样的衣物。

毕竟我们有大量的自动化的机器人来养着所有的人类,每个人生下来天天躺平都没有问题,至少吃喝住能够保证。

如果有兴趣,有追求,就研究各种各样的科技,来折腾玩儿,进行发明创造,研究科学理论。

没追求就天天看电影,打游戏,没事儿一群人聚会瞎聊,踢踢球,钓钓鱼,干什么都可以。

这也许就是人类想象的终极社会的情形吧,没有我们现在所谓的各种各样的经济周期。也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担忧,也没有各种内卷加班。

人类之所以有纠纷有斗争,那就是资源有限和大家的利益得不到满足导致的,在一个不愁吃不愁穿的世界,我实在想不到让大家发生大规模冲突和战争的理由。

唯一稀缺的资源很可能就是漂亮的异性了,也许有人会为了抢一个女人发生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吧,但这毕竟是极端情景,导致冲突的可能性总的来说是很少的。

况且随着基因技术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人类的身高,外观很有可能都变得可以改变。甚至在生育之前都可能会改变编辑长相相关的基因,使得未来的人类在相貌上看起来都很符合审美。

当然这都是我对未来的一个假设和想象罢了,未来谁又说得清呢,人类最终会演化出来什么样的结构和系统谁都很难预测。

 

关于未来我们就讨论到这里吧,一开始我们扯了这么多关于未来的想象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技术和自动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岗位会逐渐的消失,人类需要付出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这是模糊不可预测的未来当中为数不多的约略可以看出的大趋势。

最迫在眉睫的就是自动驾驶带来的这些岗位的消失。仅仅是想象一下,大货车司机,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以及快递和外卖人员全部都没有了,这些人员的就业问题怎么办?

这些并不遥远,都是在未来一二十年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当前的生产过剩导致的大量的失业问题了,其实它跟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自动化岗位带来的职位消失是有些类似的。

我们现在的工厂也在大量的使用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所谓的黑灯工厂。这些工厂只需要极少的人力就能生产出来大量的工业制成品。然而我们的就业岗位却越来越少。那么生产出来的这些物品,如果大家手里都没钱,最终怎么来购买呢?

技术进步的结果导致很少劳动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物品,就会产生生产过剩。

我们在短短几十年内从几千年的农业国一下转换切换到现代化的工业社会的过程中间产生了大量的购买力, 在这个购买力未得到满足之前,我们一切好像都是欣欣向荣,整个国家会认为经济会不停地增长,大家疯狂的买房也是这些年的增长带来的一种对未来的乐观预期导致的。

更雪上加霜的是,在这种过程出现的早期,我们还有一种货币信贷的机制可以通过透支未来获得的货币带来的繁荣泡沫来掩盖这种生产过剩。

货币信贷会使得一个阶段产生了大量的繁荣。当更大的杠杆无法覆盖不盈利的这些生产成本的时候,泡沫就会破裂,产生巨大的经济萧条。

在萧条的这些年里,大量的工厂倒闭,工人失业。这时候产能逐渐的下降,各种商品物品也不停的使用磨损被消耗掉,这时候需求就会慢慢的发展,经济又开始缓慢的发展,走上了正路,逐渐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泡沫化。这个周期性的循环时间很可能是以一二十年为一个周期。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就写下了下面的这一段话。

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加深了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的矛盾。由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的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必然会产生尖锐的矛盾,因此在生产领域中,资本家为追求更多剩余价值,在利润率下降的过程中,必然努力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资本有机构成,获取超额利润。然而,在利润分配中,由于资本积累的增长和有机构成的提高,工人阶级在社会新创造的价值中,即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导致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减少,剩余价值的实现面临困难。因此,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向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减少的矛盾必然会逐步激化。

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加深了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是为了剩余价值,而获取剩余价值的手段是扩大生产规模,但扩大生产与价值增殖是相互矛盾的。因为利用资本积累、扩大生产、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方式,在追求更多剩余价值的同时,却导致利润率下降,以及资本增殖速度减慢。同时,随着资本积累的进行,劳动生产率也有了大幅度提高,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得以缩减,从而降低商品的价值,导致资本价值的贬值。

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综上所述,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规模的扩大和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日益缩小之间矛盾的尖锐化,必然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虽然这种危机可暂时缓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但它本身孕育的危机更大。资本主义生产总是竭力克服这些固有的限制,但它用来克服这些限制的手段只会使限制以更大的规模重新出现。

 

这段话是非常有预见性的。我们现在就处在他说的这个危机阶段,同样危机爆发导致的破产和萧条本身也是缓解矛盾的一种自然方式。

那有人会说了,为什么二战后美国的萧条并不是很严重呢?

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周期性的,只不过是二战后的美国,一轮接一轮的新技术不断的爆发。这就是马克思写资本论的时候忽略的事情,那就是技术会不停的进步,如果你回顾一下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各种各样的新发明、新事物就会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新的事物被发明出来就会产生新的需求。

在生活中大量的物品其实都不是简单的消耗品,有的可以使用几年,有的可以使用十几年,像房子这样的不动产甚至可以使用几十年上百年。

但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物品,新需求是每个人都要直接购买的。比如当你买了收音机之后,过了几年又出现了电视机,又过了几年,电视机从黑白的变成了彩色的,再过若干年之后,电视机又从以前的巨大的显像管变成了平板的液晶显示器。

这些技术的更新换代带动了一波又一波的新的购买需求,二战后的美国就是经历着一代又一代的技术革命。不停的产生各种各样的新事物、新需求,使得经济萧条的频率和规模都变得小了很多。

我们当前的大量失业类似于美国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核心还是马克思所谓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生产过剩。技术突破当然可以缓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提新质生产力,发展科技的原因。但突破需要时间慢慢的酝酿,不太可能一朝一夕间就能冒出来并解决现在的问题。

那社会主义能否解决我们现在的困局呢?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有大量的人天天去妖魔化企业家,说他们都是剥削压榨。早期的社会主义思潮又开始重新受人关注,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当年马克思他们以及共产主义的出现是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并不是拍脑袋想出来了的。而我们现在似乎也到了西方国家当初的那个阶段。谁又能够保证现在那些大量失去工作的人们,有一天不会突然喊出“全世界的失业工人们,联合起来!”的口号呢?

至少我们国家现在口号上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一百年前那些革命青年们之所以会为了共产主义抛头颅洒热血,绝对不会是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他们骨子里应该是真正的相信社会主义的,而且马克思和共产主义这些思想的产生也不是历史的偶然。它是有当时大量的资本主义各种各样的经济压迫剥削,和周期性的经济萧条乱象导致了人们的反思和思考而形成的。

然而我们建国前30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纯粹的社会主义是有缺陷的。它会导致人类的积极主动性受到抑制,整个经济的生产不能灵活的传导,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贫穷落后。

经历几千年的内卷和各种斗争和压迫,中国人民其实是吃苦耐劳,愿意努力奋斗的人群。

只要机制设立的得当,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奋斗过上好的生活,那么中国人内在的这份勤劳就会被释放出来,形成巨大的动能。

这就是改革开放后这些年来我们所做的,回顾我们过上富裕生活的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最核心的是人民的勤劳奋斗,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国家进行市场化的转型的非常正确的决定。一个好的制度能把人们的努力奋斗的天性给激发出来,这也非常重要。

然而40多年过去了,我们最终走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这个不可避免的周期上了,这个危机也不禁的引发我们进行新的思考,如何用一种新的机制,既能避免这种周期性的萧条和繁荣,又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努力奋斗获得更好的生活。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也许我们可以找到好几种看起来有道理又能自圆其说的理论。但这一切都要有待于实践进行检验。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导致我们这一轮经济问题的最核心的问题其实就是大量的加杠杆和信贷。 我们看美国这些西方国家他们历史上大部分的萧条周期里面,不管是生产过剩还是房产危机,银行和杠杆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如果能够控制杠杆率和人类人们加杠杆的能力, 那是否就能适度的避免这些危机,或者说让这些萧条变得小很多呢?

我们知道准备金率是所有杠杆的来源,如果我们把准备金率规定为至少设置在30%以上,也就是说最多只能加3倍多的杠杆,这是否能够避免很多信贷导致的萧条和泡沫呢? 这样在危机早期就会有很多人无法更多的去借新债还旧债维持僵尸企业的生产,在很早期泡沫很小的时候就倒闭掉,避免产生大的冲击。

要意识到倒闭和重组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市场机制,他是用来调节和挤去泡沫的。

另外一种是我们能否考虑某种程度的半社会主义或者说半资本主义的结构,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非常能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这已经被我们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的历史验证过了,我们一定不能放弃。

但另一种方面,我们能否借鉴社会主义的某种保障机制,比如基础的保障房和食物分配制度,其实也就是现在西方国家设立的各种各样的福利保障制度,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资本主义在借鉴社会主义的某些思想观念。

也就是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不是完全冲突的,要是能够找到一个完美的点,把他们两者互相结合起来就好了。

 

就像我们一开篇所畅想的未来的那种情况。在将来很有可能是住房和食物都是基本的人权免费配置的。早期的社会主义者畅想的未来其实无非也就是能保障吃的好,住的暖。

在我们想象未来有大量自动化机器人免费为人类工作的情况下,这也许可行。但现阶段我们还有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的人类劳动力,直接免费的住和吃很可能鼓励大量的躺平,我们在方式和方法上还要仔细思考。

西方完善的福利和待遇,某种程度上也会鼓励懒惰,我们需要仔细的斟酌,考虑找到某些更合理的路径。如果真的有很简单的解决方案,在一百多年的工业化历史当中,应该早就被尝试并找出来了。

好了,我们先不深入下去了,这些更深层次的制度性的变革,以及对未来自动化的展望,离我们似乎还稍微有些距离,我们可以思考想象,但当下最需要考虑的,还是是怎么样面对并处理当前这场房地产引发的危机。

 

西方国家提倡在出现危机的时候,直接给普通民众发钱,进而激活经济,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有效的手段,但某种程度上也鼓励了人们的懒惰,我们一直对此不松口也是有道理的。

我们经常做的事是进行大量的基础工程投资,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因为投资的工程会奖励那些付出劳动的人,所以看起来似乎是更公平一些。然而我们需要意识到,大量的基础工程投资,其实很容易把财富集中流到一些少数的人手中,要是再考虑到腐败等因素这些就更难转化为具体的购买力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提供一些就业岗位,就业稳定了才有消费,现在大部分失业群体其实大部分都是一些白领或者高校毕业生,我们并没有太多的办公室岗位给他们,而很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去干体力活,这就显得很麻烦。

所以我们只能想办法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提供一些办公室上班的岗位。

比如每年花300多亿, 就可以为一百万人提供月薪3000左右的就业岗位。对于那些不愿意干体力活的毕业生来说,这个收入虽然不高,但可以维持基本的生活开销,也可以坐在办公室里,他们应该也是愿意做的。

至于做什么可以随便找一些需要的工作分发给他们,毕竟我们是把直接发钱换成了上班这种以工代赈的方式而已。

甚至这些工作就当成一种孵化器好了,比如找不到工作,可以让他们自己申请这种孵化就业的形式,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在未来的人生里想做什么,并提交一个申请方案,获得一年的工作补助,月薪3000,并有固定的地点上班。比如有愿意写书的,写小说的,画漫画的都可以,甚至几个年轻人一起做个研究或者创新的项目都很好。至于他们的项目做的成功与不成功都无所谓了,毕竟这个钱本来就是准备免费发的。

毕竟他们出去随便干点体力活,或者找个其他工作都比这个工资要高。为了避免他们靠这个来躺平偷懒,也可以限制,比如说获得一年的补助之后,至少三年内不能再申请,这样就可以逼迫他们去想办法找工作了。但另外谁又说的了他们一些人说不定在这些这一年之中真的做出了盈利的项目呢,有时候反而越是这种不要求回报的不在意成功与否的机制下,反而更能产生出来有创意价值的东西。

可以先在几个失业严重的城市进行小规模的试点,我们现在随便一个基础设施投资工项目都是几百亿了,花这点钱能够提供上百万的就业,在当前大量失业的危机下,是一个很值得尝试的方式。

他们每天去上班就意味着要消费,比如坐地铁或者打车,在上班地点周边的餐饮和超市消费,这本身都是对经济的一个正向刺激,比简单的直接发钱要强得多。

另一个我们需要考虑的就是在我们未来一切都自动化,然后大量人失业了,是否我们就真的可以通过类似于这种偏社会主义的工作机制提供底层的就业保障,让人们都去大量的从事一些偏脑力和创意相关的工作呢?

整个经济系统有一些高科技的,维护那些自动化机器人和科技进步的这些公司提供的高薪职位,很多人都会努力的学习奋斗,以便进入这些公司。但同样还有大量的人在整个国家的协调机制下提供的基础的可以维持简单生存的工作。

似乎看起来是个很好的解决方式,但这都是想象的,我们需要尝试一下才能发现各种利弊。比如提供保障的钱从哪里来?整个经济系统运转如何完美的运转并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通胀或者通缩?

毕竟在我们设想的未来里有大量的岗位都会消失,我们不妨趁着这个现在的危机简单地做一下尝试。未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正处在一个大规模的自动化的未来前夕,这个自动化的生产力革命浪潮,必定会产生与之适应调整的新的生产关系。

 

好了,一不小心又水了近万字,就到这里吧,相信你也看到了,这篇文章的想象成分多一些,看看觉得有意思能提供点思路就好了,不用太较真。

展开全文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