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似乎处在一种非常奇怪的状态,一方面是我们综合国力的发展,大家都觉得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没有人认为我们处在衰退之中。

另一方面是最近的经济环境,想必大家都感受到了,到处是失业裁员,一片哀鸿遍野。看起来似乎问题很大。

这篇文章里我们就仔细讨论下当前的经济问题,我本来只是想简单的写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按说不会有太长的篇幅。但这样会让很多对金融体系不熟悉的人产生费解,于是就不得不一步步的仔细解释一下各种各样的原理和机制,所以这篇文章就最终堆了两万多字。为了便于阅读,我把这些东西都分了章节部分。如果你非常熟悉这些理论原理,可以接跳过相应的部分。

使用生产率来衡量综合国力

首先我们探讨一下综合国力,一个国家的国力如何衡量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现在大家主流的思路是去对比各国的GDP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然而用GDP来衡量经济实力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各国之间的汇率有浮动,二是每个国家的物价不同。比如美国人民去剪一个头发可能需要花费40美元,也就是说大致要两三百块人民币,但是在中国剪一个头发很可能50块人民币就够了。所以简单的GDP总量并不能真正反映一个国家的真实能力。

于是经济学家们就提出来了购买力平价PPP,综合考虑了不同国家的大部分常用物品的物价水平,能够更加真实的反应不同国家之间的货币购买力。

美国2022年的GDP是25万亿左右,而我国则差不多是18万亿美元。但是要是按购买力平价来折算的话,我们的GDP就变成了30万亿左右的样子。这里要注意购买力平价折算后美国的GDP并没有变动,这是因为我们折算购买力是以美元为基准的。

所以要按照购买力平价来计算的话,我们的GDP总量已经是全世界第一了。但不要高兴的太早,这里说的是总量,论人均我们还是有不小差别,需要继续努力。

实际上即便是购买力评价折算后的GDP也不能精确的去衡量一个国家的真正实力。

我们做个简单的比喻,假如每个国家都是一个人的话,这时候大家玩儿一个游戏,把这每个人都随机单独流放一个荒岛上,谁会过得更好呢?

这时候衡量标准就变了,如果一个人想要在荒岛上过的更好,那就要比每个人的个人能力。比如玩家C吃苦耐劳,个人能力很强,干活效率非常高。他不停的造网捕鱼,种庄稼采摘水果,建房子,制造桌子,椅子,狩猎纺织,酿酒,造船。可想而知,他最终享有的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是非常高的。

玩家A则是另一番场景,他有些懒惰,能力不足,又经常抽烟身体不好,缺乏各种各样的技能,只能想方设法在树上找点儿野果吃。捕鱼的效率很低,只有鱼不小心跳到岸上,他才能上去抓那么一两个,大部分时间他都在睡觉发呆,饥一顿饱一顿。他的游戏结局应该非常凄惨。

真实的国家状态跟这个类比是很相似的。经济学上把一个国家生产制造各种各样物品的能力称为生产率productivity。在一个生产率高的国家,拥有大量受教育的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的工人,而且国民们勤奋,吃苦耐劳,努力生产。制造生产各种物资用品的效率水平都很高。

曾经二战前的美国是这个样子,现在的我们也是这个样子。强大的制造业实力,生产几乎能够供应全世界的物品。

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自由贸易会导致每个国家的GDP产出好像都是均等的样子,那是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贸易来跟其他国家兑换各种各样的工业品,比如一个很贫穷的国家,他们有大量的耕地资源,于是就把种出来的粮食跟其他国家来交换各种各样的制成工业品,比如衣服家电汽车之类的,这些国家本身并不能生产这些物品,可是自由贸易却导致他们可以获得拥有这些物品,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造就了好像也很繁荣的假象。

可是如果一旦发生突然的变故,类似于全球每个国家都孤岛化。很快我们就能看出来,在那些没有生产能力的国家,他们的生活水平会迅速的退化。

所以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真实能力的更加有效的标准,这跟我们直觉上的综合国力的提升是基本一致的。从这一点上来衡量,我们国家几乎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了。

不过我们要清醒的看到,这里衡量的标准指的是经济实力,现在美国仍然在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方面领先我们。

尤其是高科技领域,我们还是有所欠缺,我们目前更擅长大规模的把技术应用起来,产业化起来。但在新技术新领域的开拓和引领技术创新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

总的来看,虽然有一些波折,大趋势是我们的综合国力不断的增强,民族接近复兴,这是好的一方面,我们要保持自信。

好了,一开始说这些的目的是在总体大趋势上先打打气,让我们先意识到好的一方面,以免觉得过于沮丧。下面我们就要开始讨论不那么乐观的一部分了。

单纯的逃避不去面对问题是不行的,我们要认真仔细的去找到问题,分析研究问题的本质,以及尝试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

就像我们刚才讨论的,GDP并不是一个很有用的衡量我们国家国力的标准。我们举个例子。

比如一个城市不停地造房子,比如他去年造了100所房子,但是今年造了120所房子,这一切都能计算到GDP里,那么这所城市的GDP就增长了20%。如果房价在这一年当中又涨了一些,那GDP的增长就更多了。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这座城市的综合实力增加了吗?未必。因为真正的实力衡量是这座城市里建造这些房子的工人快速建造房子的能力,实际上如果完全没有任何资金,土地和原材料等方面的限制的话,可能这些工人每年能建造1000所房子。明年比今年多建几所房子,并不能说明这些工人的能力或者建造速度增强了,只是说明他们的产能输出多释放了一点。

可是比如说这些工人的技能提升了,能造一些很复杂以前造不出来的房子,这样我们就会认为他们的实力和竞争力变强了。

这样我们如果来看,比如第一年造了100所房子,第二年可能只造了30所房子。明面上的GDP好像还跌了,但是新造的30所房子,每一所的建筑水平都是一个非常高的,以前从未达到过的工程奇迹。这样来说,这座城市里面的人们的综合实力反而是提升了。他们只是没有简单的重复自己去造更多的房子而已。

我们国家现在已经从贫困里走了出来,而且产能也差不多大致满足了所有人的需求。剩下过多的重复自己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也就是说现阶段我们只是简单的看GDP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了,更多的标准是我们生产率的提升。也就是说科技或者创新方面不停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显得就更为重要了。

实际上我们现在的状态和美国在二战前的状态非常相近,当时美国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欧洲,但还不是当时的全球科技中心。

是战争导致的大量移民和美国相对稳定繁荣的环境,才使得科技中心逐渐转移到了美国。

美国同样在上世纪30年代产生过一个大萧条,主要原因是我们所谓的资本主义产能过剩。他跟我们今天遇到的环境有一定的相似性。

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盲目炒房导致的泡沫,但这只是一个导火索,更大的一个问题则是,大量的疯狂借贷导致无力偿还,进而有可能引发的一个系统性的金融崩溃。

其实产能过剩在10年前就有一定的苗头了,只是房地产疯狂的贷款,使得大量资金流到了市面上,这些资金支撑了过去大量的购买力, 维持了本来很多行业表面上的繁荣。

这一切跟当年美国的大萧条时期的过剩产能类似, 在最初产能有点过剩之后,他们也是靠大量的借贷投资维持一定的购买力支撑了一些年的繁荣。有趣的是,这段时间里他们的工薪阶层也在拼命的加班,跟我们现在的状态非常相似。

然而依靠信贷支撑的繁荣不可能永远持续,最终导致了美国后来大规模的系统性金融崩溃,大量的人失业流落街头。

当时的美国人主要是在股市和消费上面加杠杆,而我们现主要是买房加杠杆,还有一部分地方政府大量的借贷杠杆。除了杠杆的性质不同,政府大量的超发货币,以及依赖信贷流出来的钱造成的购买力繁荣都是类似的。

我们现在回顾那段历史,没有人认为1930年的美国是他们国力的最低点,真实情况恰恰相反,那正是他们真正形成全球霸权的开端,可是明明一个拥有强大生产能力的经济体,国力蒸蒸日上,怎么在一夕之间就陷入大萧条呢?研究他们历史也许会给我们今天遇到的困境提供一些解决方案。

我们现在情况也比他们好很多,现在的银行制度比当时完善了更多,而且我们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拥有更多的操作工具和手段。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大部分中国人喜欢储蓄, 除了房子汽车以外,一般不会肆无忌惮的靠借贷去消费,这是跟当时的美国最大的不同。

银行和准备金率

所有这一切要先从银行说起。

假如有一个古代人穿越到了现代,那么他一定会对我们的银行机制感到比较好奇。因为他会发现,当人们把钱存到银行的时候,银行非但不收保管费,而且还付给存款的人一定的利息。这种赔本的买卖,他们为什么要做呢?

答案很简单,这个问题的核心就在于,银行同时还经营放贷的业务。贷款的利息和存款的利息是不一样的。比如存款利率可能是2%,当我们买房子申请贷款的时候利率很可能就是5%。这两个利率之间的差价就是银行获得的利润。

所以银行有足够的动机付给存款人利息。因为存款的人多了,那么他可以放出去的贷款量就多了。相应的他们赚的钱也就更多了。

这两个利率之间的差价就叫做净息差,差价越高,银行的利润率也就越高。

关于利息的本质,我们先放一放后面再讨论。现在先看一下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假设一开始有一家银行,它没有任何存款,这时候有一个人比如说A把100块钱存到银行里。于是银行就有了100块的存款。然后又来一个人比如说B要贷款,于是银行就把这100块钱借出去给了他。

注意这时候银行的账户上的资金总额是0。这时候再来一个人,比如说C也要贷款,银行可能会对他说,对不起,我们现在没有钱可以借给你了。这很正常,造成不了什么问题。

可是这个时候假如说A突然有急事需要用钱,他跑去银行要把自己的那100块钱取出来,银行该怎么办呢?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了。

幸好我们真实的世界是比较复杂的,因为有大量的人去银行存钱,也有大量的人进行贷款。这中间出现像我们刚才说的A那样突然急需用钱中途把钱取出来的情况比较少。所以银行只需要预留出来一小部分钱应付这些人的需求就可以了。

比如我们假设现实世界中的一家银行有100亿的存款,他可能保留着10亿人民币来应付这些突发的取钱情况就好了,剩下90亿人民币全部都可以用来放贷。

那银行要保留多少钱来应付这些突发情况才是合理的呢?很多人可能认为随便差不多保留一部分就可以了,这似乎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然而,在我们真正的真实经济世界中,这一笔保留着用来应付突发情况的钱,非常非常重要,它是很多问题的核心,几乎讨论所有的金融问题都绕不开它。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了,既然它是这么的重要,那么他应该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吧。

没错,他的名字就叫准备金。我们更常用的一个词是准备金率。他是一个百分比,也就是银行需要保留存款的多大一部分来应付突发情况

比如准备金率是20%的话, 那么当银行有100亿的存款的时候,他至少要保留20亿的准备金。如果准备金率是10%的话,那么他保留10亿就可以了。

实际上这个准备金率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国家一定要强制监管才行。它的数值由各国的央行来进行控制调整。每个银行都要按照国家的法定准备金率保留足够的钱存到中央银行的账户上。

可能大家经常都会在新闻里听到降息降准这些词汇,降准指就是调整降低这个准备金率。

其实银行还有一些其他手段来解决手头现金储备不足的问题,比如找其他人借。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当A去银行取钱的时候,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提供给他了, 那就可以找同行先借点儿。因为很可能另一家银行有充足的现金储备,只要给同行足够的利息,让他们有钱赚,为什么他们不借呢?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现实世界中也经常发生,由于这笔钱经常是同行之间应急进行的借款, 一般隔一天就还了, 所以他的利息有个专门的术语叫隔夜利率,或者叫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很可能你在新闻中看到过。

同样的,除了向同行来借钱,也可以找央行来借。 找央行借的话,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拿现有票据找央行贴现,另一种是直接找央行再贷款。后面我们会详细的讨论再贷款的细节。

同业拆借和贴现这些概念除非是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士,对大部分人来说并不重要,我们没有必要深入的去讨论他了。

但准备金率却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他会影响到我们经济的每一方面,我们下面就慢慢的展开来说。

还是回到前面的银行,现在我们假定准备金率为10%。这家银行一开始有100亿的存款,这时候他可以放出的贷款是90亿,现在假设有一大帮人要买房子,他们把这90亿全部都贷了出去,然后每个人都买了自己的房子,过上了快乐的生活。

然而这90亿消失了吗?显然没有,这些钱流向了出售房子的那些人,我们假设是开发商吧。开发商赚到了这90亿,然后又把这些钱存到了之前的那家银行里。请仔细注意思考这一点,它很重要。因为这个过程无中生有凭空的创造增加了市面上流通的货币。

现在我们看一下这家银行手头的存款,他拥有的所有的存款量是100+90=190亿。但是他拥有的现金并不是这样的。他拥有的现金是之前的剩下10亿的准备金,再加上这90亿新增的存款。一共是100亿。

那么现在银行又有多少钱可以接着放贷呢?按照10%的准备金率,这新增的90亿存款里边,他只需要保留9亿作为准备金,剩下的81亿人民币全部都可以作为贷款再放出去。

我们再按照前面说的,一些人又把这81亿贷出去,全部买成了房子,赚到钱的开发商又把这81亿全部存到了银行里。这时候银行的存款总量就变成了,100+90+81=271亿人民币。

我们接着前面的循环,这新增的81亿银行只要保留8.1亿人民币作为准备金,剩下的72.9亿人民币又可以全部贷出去。

可以看出来一些规律了,那就是每次新增加的存款量都是上一次的0.9倍。如此不停的往复存款贷款的循环,那么银行到最终会拥有多少的存款量呢?

为了便于计算,我们假设一开始银行有一块钱,按照0.1的准备金率,不停的重复这个放贷存款循环。则每一轮新增的的存款量依次是0.9,0.9的平方,立方。如此不停的加,我们可以得到下面银行最终存款量的公式

1+0.9+0.92+0.93+0.94……

很显然这是一个等比数列,还记得高中的数学知识吗?他的求和公式是

Image

当n趋近于正无穷的时候,因为q<1, 所以q的n次方趋近于0。这个公式就变成了a1/(1-q),因为a1等于1,这个公式就简化成了

Image

在我们的公式中,q是0.9,它的值就是10,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简化这个公式,因为1-q就是我们的准备金率,而且a1等于1,那么它的数值就是

Image

也就是准备金率的的倒数。

也就是说假如说存款准备金率是10%的话,银行一开始有100亿的存款,经过不停的放贷存款放贷存款的这个循环,到最终银行拥有的存款数量就是1000亿。也就是说一开始存款数量的十倍,也就是我们准备金率的倒数倍。

如果存款准备金率是20%的话,那么这个数字就会是五。也就是说银行最终会拥有500亿的存款。

这个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我们有个专有的名词称呼他,叫做货币乘数。其实这个名称更容易让我们理解。

也就是说假设一开始有100块存款,按照10%的准备金率,通过不停的借贷循环,总共能够释放出来的货币数量是最初货币数量的十倍。也就是说货币乘数是十。如果准备金率变成20%,相应的货币乘数也就变成了5,通过这个借贷循环能够释放出来的货币数量就只有最初存款数的五倍了。

现在你应该意识到存款准备金率的重要性了,他是我们所有杠杆的来源。换句话说,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他一直是我们货币增发或者说放水或者印钞票的最主要的工具。

事实上,在过去的从2015年到现在的近十年里,央行不停地降准从21%左右一直到今天的7%左右,也就是说货币乘数从5倍左右一直涨直到现在的将近15倍,等于市面的上货币总量翻了两倍。事实上真正的增量并没有这么简单,随着我们后面再仔细的分析,你就会看到其他的因素以及真正的增量。

下面这张图来自于央行官网,链接在这里

货币总量M2,金本位,以及我们的货币投放机制

下面我们就讨论一下我们国家的货币总量,以及货币是如何增发的。

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总量用什么来衡量呢?我们假设是所有人的手头的钱加在一起,也就是说你拥有的所有存款,不管是手头的现金,还是活期存款还是定期存款。除了个人以外,另外一些公司,组织之类的法人机构或者政府机构,他们同样也能在银行设立账户,我们把普通人和这些实体看成是一样的,也就是说货币总量就是所有能在银行设立账户的实体的所有手头上钱的总和。

这个流通的货币总量我们有个专业的术语,叫做M2,想必大家都曾经看到过或者听说过。当然有M2就有M1。M1一般指手头的现金加上活期存款,并不包括定期存款。我们暂且先忽略这些细节吧,姑且认为M2就是市面上的货币总量。

假设让我们回到刚解放的时候,事实上早期的钱是非常少的,那时候毕竟一穷二白,这时候政府发行人民币该印多少钞票呢?

当时国民党晚期的通货膨胀历历在目,这是他们政权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

假如你穿越过去负责发行人民币,如何才能避免不随便乱印而保持币值稳定呢?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绑定白银或者黄金,假设这时候央行对解放区的人民发行货币,按照严格的汇率兑换,市面上谁有白银或者黄金,比如按照十块钱一克白银的方式严格的进行兑换,跟白银严格挂钩,这样就可以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

实际上当人们拿着银子兑换成钞票的时候,钞票本质上就变成了一种方便携带的银子而已。我国历史上的钱庄发行的银票,是真实存在而且真正发挥过货币作用的。

那么政府怎么发行货币呢?只要兑换市面上的白银就行了,手里持有银子的人跑去找央行兑换,类似于去古代钱庄换成银票。央行吞进去白银,然后释放出人民币,这样整个人民币的投放过程就完成了。

实际上央行并不亲自下场去经营业务,而是搞一帮银行小弟们,市场上的每一个人跑去银行兑换,最后这些银行小弟们跑去找央行兑换就可以了。

不要小看这个制度,他非常重要,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实际上美国的央行美联储一直就是这么干的。所不同的是他们用的是黄金,把美元跟黄金严格的挂钩,当你手上有一些黄金的时候可以找美联储按照固定的兑换比率换成美元,而且如果需要的话,你随时可以用固定的兑换比率找美联储把手头的美元换成黄金。也就是说美联储就是一个巨大的银庄,他在发行类似银票的东西,美元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你在美联储的黄金的存托凭证。

这种制度叫做金本位,美国一直持续使用到了1971年,才放弃了这个制度,把美元跟黄金脱钩,不再严格的兑换。

甚至我们可以认为,1971年之前的美元,跟我们国家历史上的银票是基本一样的,他们本质上是一种东西。

那我们最早的那一批人民币是如何发行的呢,是以黄金或者白银为标准来保证币值的吗? 实际上并不是,因为当时解放区一穷二白,并没有太多的黄金之类的储备。

早期解放区流行的各种各样的,不管是工资还是其他的计价标准,一般用的都是粮食比如小米之类的,比如说某干部的工资一个月发多少斤小米等等,这种制度可以被称作粮本位。

最早的人民币发行就是以当时八路军手里握有的大量的粮食和棉布之类的物资作为后盾,只要严格的保证最早的人民币可以按稳定的比率兑换粮食和布匹,那么就可以保证这个货币购买力的稳定性。

我们建国初期是计划经济,这时候货币的重要性,就打了一定的折扣,当时大量使用了粮票,布票之类的作为兑换凭证,以至于早期的钱非常少,而且重要性也并不高。这段时期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也不是特别透明,我们暂且先不关注他吧,现在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后,关注人民币向市场上投放的历史。

我们国家开始慢慢富起来,就是从改革开放之后开始的,这个时候我们制造生产了大量的工业制成品卖到了国外,其他国家用他们自己的货币来购买我们的商品,我们先统一认为都是美元吧。

假如当年你或者你爸开了一家工厂,比如制造家具卖到了美国,然后赚了大把大把的美元到手里,这时候怎么在国内花呢?

因为我们国内用的是人民币,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美元是什么,即便知道也不好确认它是不是假钞票。这时候你就要找人把美元换成人民币了,有人愿意用人民币给你换美元吗?

当然有,比如说有些工厂需要进口国外的机器,他们就需要用美元向外国人购买这些产品,就会用自己手头的人民币来跟你兑换。

正是因为有大量的人需要进行这些交易兑换操作,进而专门形成了一个外汇兑换交易的公开市场,你只要到这个公开的市场上进行买入或者卖出就可以了。

允许人们自由的公开进行兑换,就会产生一个随之而来的效应,那就是汇率是自由的浮动的,这跟买东西相互砍价是一样的。比如大家都要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那么相对而言美元就更贵了,而人民币就便宜了,比如大家经过协商决定用9块钱人民币兑换一美元。

另一方面如果有人大量的用美元换人民币的话,那么人民币就会升值,结果很有可能最终大家协商决定用6块钱人民币来兑一美元。

随着改革开放我们制造业不断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制成品被卖到了国外,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美元涌入到了我们国内,这时候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交易市场上大家手里都有大把大把的美元想换成人民币,而这时候人民币的拥有量又比较少,不可避免的人民币就会升值。

我们假设一种极端情况,比如说1人民币兑换一美元,这时候就会严格损害我们国家的贸易出口。比如美国人本来买个椅子要花70美元,我们在国内制造一个椅子,也是卖70人民币,按1:7的汇率,卖到美国的话,美国人只需要花10美元就能买到这把椅子,如果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是1:1的话,那么美国人买这把椅子就要付出70美元,如果他们在国内本来就可以以这个价格买得到的话,为什么要买中国生产的呢?

所以改革开放时期我们面对大量美元涌入,人民币不断升值的时候,央行为了稳定汇率,就大量的在公开市场上买入美元。

这时候你拿着你或者你爸开的工厂赚到的美元,跑去公开市场上找人换人民币的时候,吆喝了一圈,发现大家都是拿着美元来换人民币的,几乎没有几个人愿意花人民币跟你换美元,当你们正好几个人围着一个手里握着人民币的人争相降价抢客户的时候,一个名叫央行的土豪突然出现了,价格非常公道,而且不管你手里有多少美元,他都能照单全收,给你换成人民币,你是不是感动的泪流满面?

实际上央行这个过程就是在印钞票,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放水。央行购买美元所支付的人民币的钱从哪里来?很简单,因为货币都是他发行的,他只要在账本上记着多发了多少人民币就行了。我们前面用的比喻可能比较形象化,事实上这一切操作你只需要跑到银行柜台执行简单的结汇操作就能直接把手里的美元现汇换成人民币了。

当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美元,然后吐出人民币,我们整个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就增加了。

这个过程很完美的解决了前面大量美元流入的问题,现在这些通过卖出工业制成品赚到的美元最终都流到了央行的账户上成为了央行的外汇储备。

那么央行在这个过程中总共印了多少钞票呢?很简单,我们看一下央行的外汇储备量就知道了。现在央行持有大致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也就大致意味着有20多万亿人民币被印出来流到了市场上。

这20多万亿人民币最终都流入到了每一个辛勤劳动人的手上,无论是工厂老板还是工人,每个人都分到了一部分,这也是当年我们逐渐富起来的那个过程中,资金流动的一个生动的反映。

按照我们十几亿人来算的话,摊到每个人头上人均能有一两万块的样子。

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增发的货币量就是赚的外国人的钱。它是以央行的外汇储备为担保的,央行随时都有能力把这些人民币兑换成相应的美元。实际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这些美元就是外国人用黄金来购买我们的产品,我们基于这些黄金进行的一些相应的货币的发行,毕竟美元直到1971年才取消了金本位脱离了跟黄金的严格挂钩。基于全世界人民的统一认可,它一直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币值。

央行记账的资产负债表的表格上,新增的资产美元相应的增加了,同样为了收购这些美元花出去的人民币而形成的负债也相应的增加。这时候表格上就记着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资产,20多万亿的人民币负债。

对央行来说发生了什么了,什么都没发生,就是他资产负债表上的这两个数字变大了而已,换句话说就是表格数字扩张了,简称扩表,想必大家经常在新闻里看到央行扩表之类的词。扩表就是印钱。

基于现在的中美关系,以及美国逐渐衰落的趋势,央行持有美元并不是特别安全的选择了,所以最近我们可以看到,央行正在逐渐的用这些外汇储备在国际市场上购买黄金以规避风险。

实际上,通过在公开市场上购买美元的操作虽然能够投放人民币到市场上,但是这是一个很被动的过程。

因为我们要稳定汇率,等有美元进来的时候,央行要发人民币,但是当资金外流,也就是说大家都要用人民币换美元,这时候央行就不得不把手里的外汇储备释放出来,然后吞进去人民币了。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保证人民币汇率保持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区间。

除了被动的通过外汇来增发回收人民币以外,央行还有一些其他的手段主动的向市场上投放基础货币,或者说印钞票放水。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直接发放贷款给商业银行。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A去取钱的时候银行因为没有足够的现金的情况吗?除了留够一定量的准备金,还可以找同行借,或者找央行再贴现和再贷款。

这些贷款类型各种各样,比如时间长短不同,抵押类型不同,或者有一些是专门面向特定行业的,所以就有了各种各样的专业的术语。比如SLF(常备借贷便利),MLF(中期借贷便利),PSL(抵押补充贷款),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 等等,很可能你在新闻上面看到过。

不用被这些各种各样不同的专业术语吓到,只要知道这都是央行给各个商业银行的贷款就行了。

这种投放货币的方式是在2013年左右以后才开始的。到现在一共大约投放了将近14万亿左右货币的样子。

对于国家是否在放水印钞票,我们要记住的一点是,要把央行和政府区分开。

政府并不能凭空的创造货币,如果他缺钱的话只能去借。比如发行国债面向社会去借钱,或者直接找商业银行进行贷款。

真正能创造货币的是央行,所以我们说的放水或者印钞票,最主要看的对象就是央行。

央行不管进行什么操作,只要他向外吐出了人民币,那就是在放水印钞票。相反,如果是他吞进去了人民币,也就是说不管市面上的钱通过什么方式最终流到了他的手里,那么他就是在减少市面上的货币供应量,就是在收缩。

比如政府发行国债就不会造成市面上的货币增发,因为他是在借钱,借完钱后再花出去,跟普通人借钱没有任何区别。这个过程并不牵扯到任何的货币增发和减少。

央行才是一切货币的源头。

我们看一个新闻,你搜索一下就可以找到。在2022年,央行曾经向中央财政上交结存利润超过一万亿,实际上,这就是真正的放水印钞票。

而且这1万亿基础货币流通到市场上,也不是简单的字面意义上的一万亿,还记得我们前面说过的准备金率的货币乘数效应吗?按照现在7%左右的准备金率的话,这一万亿要是再加上不停的贷款,最终可以释放出来的真正的货币量则是14万亿。

一般来说,这种放水的方式用的不多,它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体现为其他负债和政府存款之间的转移,但这笔钱毕竟流向了政府,只要被政府花出去,那就是真正的基础货币投放了。

我们要极力避免央行直接给现金到政府这种情况, 实际上央行也有规定,甚至不能直接下场购买国债。

比如上个月刚出来的消息,我们放开了央行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国债的操作,这意味着什么呢?

比如说你花钱买了一个30年期的国债,但是可能只持有了几年,突然需要现金了,但是这个国债没有到期怎么办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卖二手货,比如说把它卖给另外一个人,因为还有其他人想买国债,只是当时没有抢到,这就是所谓的二级市场上的买卖操作。

当央行可以在这个二级市场上公开的进行国债的买入和卖出操作的话,其实就是一个更加方便的投放和回收货币的渠道了,现在国外的很多国家一直都是主要在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货币的投放和回收。

而且这种方式要比那一堆银行的再贷款SLF,MLF之类的要强得多,因为央行发放给商业银行的贷款这种投放货币的方式毕竟很难流通到市场上,只有当银行发放的贷款太多导致手头的现金流通性不足的时候,他才有去找央行进行这些操作的动力。

也就是说它需要有大量的人进行贷款操作,才能把这些货币释放出去,如果没有人进行贷款,商业银行手里有大把的钱,并没有动力再跑去找央行借钱了。

另外,央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也更便于民众监督。毕竟MLF, SLO, PSL,SLO之类的这些东西看起来太不直观,很多人并不怎么理解,也不太关注。

长期来看,我们后面可能会逐渐废弃那一堆央行再贷款的骚操作,毕竟他们也是2013年左右才慢慢开始玩出来的花样,实际上过去的那十年,我们的经济就是脱实向虚的十年,那种方式更倾向于鼓励银行放出更多的贷款,鼓励更高的杠杆和债务。

在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债,反而是更加公开透明,简单好用的货币投放调节方式。

央行购买国债,吐出来钱流向了市场就增加了货币供应, 当央行卖出国债, 就吞进去了现金, 减少了市场上的货币供应。

按照我们目前的国债规模11万亿左右的规模,以及未来可能增发的国债水平,这至少有几十万亿资金的蓄水池,央行的可操作空间非常大。

货币乘数的作用,以及如何有节制的投放货币

我们看一下下边这张图,这是我们国家市面上所有流通的钱,也就是m2货币总量的历年数据。可以看到它一直不停的疯狂增长,从1990年的1.5万亿左右一直增长到了现在的300万亿人民币左右。

可以看出来,在2008年以后这个曲线的增速明显的加快了。

我们再看一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下面这个表格来自于央行官网,数据是2023年的,具体链接在这里

到2023年底,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显示,总资产是456944.14亿元,差不多46万亿的样子。

然而我们再看一下央行的外汇储备,实际上在十年前就稳定在了3万亿左右,甚至到现在还降了一点。 按照目前的汇率来算,大致有20多万亿的人民币,这同样可以再表格里看到,里面的外汇一项有22万亿左右,从23年初到年底基本没有太大变动。

另外最大的一项就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了,年底有差不多18万亿的样子,这个是什么东西呢?

它其实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央行通过借钱给商业银行投放的货币量,也就是那一堆SLF,MLF,PSL,SLO之类的乱七八糟的东西。

这也是过去十几年央行主要的货币投放手段。

可以看到,23年从年初到年底,这个数值一下增长了4万亿左右,也就是说,央行去年放水四万多亿!

这是非常恐怖的。如果按照14倍的货币乘数效应来说的话,那意味着可以释放出来56万亿的资金量。

另外,2023年底我们的货币总量是46万亿的样子,我们再看一下,按现在准备金率是7%左右的样子,相应的货币乘数则是14,这意味着如果贷款的杠杆发挥到极致的话, 我们目前可以拥有的货币总量应该是46*14,也就是说大致有600多万亿人民币的样子。

然而我们现在真实的M2的流通量是300万亿, 这意味着准备金率的杠杆并没有被发挥到极限,而是只发挥了一半的样子。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如果一味地降低准备金率,意义并不大。

想要准备金率或者货币乘数100%的发挥它的作用。前提是人们要去银行疯狂的贷款,把银行所有能贷的钱全部贷出来。这样才能把货币乘数发挥到最大。

实际上我们再仔细看一下,2010 左右的时候的数据, 当时外汇储备就差不多有3万亿了, 折成人民币大致20万亿的样子,当时央行的总资产也就是基础货币差不多在25万亿左右的样子, 也就是说央行除了外汇之外发行的货币只有5万亿的样子。

然而当时的M2只有72万亿,大致是25万亿基础货币总量的不到3倍。而我们在2023年底大致是6倍多的样子,货币乘数在这些年从2.9增长到了6.5,说明大家变得越来越喜欢贷款了,不仅仅是个人的房贷和车贷增加了,地方政府也开始大量的借贷,很多公司也是以举债度日。

另外我们再看一下,从98年~15年左右,这十几年我们国家非但没有降低准备金率,因为出口导致美金的流入,进而导致的货币超发,国家还相应的提高了准备金率。准备金率从98年的8%左右一直提到了15年的20%左右。

然而这个过程中我们看上图的m2增量,这些年总的货币量还是不停的在增长的,这说明早期中国人并不热衷于贷款,而是在经济逐渐发展的过程中,逐步逐步的释放出来的。

如果你注意留心一下自己当初身边发生的事情,在10年左右之前,大家并不是太热衷于讨论贷款的事情,只是后边这些年很多人才慢慢的适应了房贷,车贷的生活。贷款也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

实际上也是在10年之后,我们的整个制造业就开始走下坡路,慢慢的不行了。这时候经济就逐渐的走向了以借贷为主的模式。房价高涨,于是开发商赚到了钱,又去银行贷款,建更多的房子。大家看到房价涨了,更多的人涌进来炒房,于是更多的钱又被贷了出来。这些钱最终都留流到了市场上。

这些钱不管是购买房地产上下游的材料,还是扩张招更多的员工,再或者是炒房赚到钱的人们大手大脚的去消费,他们都在市场上疯狂的流通,流到了每一个角落。这时候钱是非常容易赚的,大家非常容易找到工作,于是整个国家都在盲目的乐观当中,人们赚到钱都跑去又买了房子。这形成一个互相激励的循环,房价被吵得越来越高。

另一个巨大的问题是,地方政府也开始搞各种各样的城投公司大量的借贷,修建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建桥修路修地铁。这些建好的资产又重新抵押给银行贷出更多的钱,另一方面超高的房价又使得卖地让地方政府获得了大量的收入,进行更多的建设。

15年之后国家也在一直不停的降低准备金率,并且开始使用SLF,MLF这些之类的操作来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这意味银行有了更多用于借贷的资金,银行也为了更好的业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核门槛发放更多的贷款,变相的鼓励了大家背负更多的债务,贷更多的钱。

所以我们看到这些货币总量飞快的增长,直到今天大致300万亿的样子。

当我们用制造业从国外赚来外汇并发行人民币的时候,泡沫并不严重。因为我们是拿了物品换了收入,这是真正的实体经济。

但后面通过借贷,通过准备金的货币乘数效应,大量的把资金释放到市场上的时候,这就形成了很严重的问题。因为这些钱大部分都是从银行里贷出来的,都是欠银行的债。

另一方面这些年不光是借贷,央行还超发了将近20万亿的额外的货币,这些钱并没有真实的黄金或者外汇作为抵押储备,是纯粹硬生生的增加出来的,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滥发。

货币超发带来的最大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这些年我们的物价上确实涨了一些,不过并不是特别严重。 如果我们后边对于货币的发放收敛一些的话,还是可以控制得住。

但现在各方面债务都很严重,就怕禁不住诱惑,不停地发超发货币用更多的钱去补已有的窟窿,如果一直不停下来的话,随着时间的堆积会形成非常大的问题。

当年国民党晚期货币超发导致的通货膨胀,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

在讨论债务问题之前,我们先研究一下通货膨胀。

从2010年到现在,M2货币总量从70万亿狂飙到现在的300万亿,足足涨了四五倍, 但物价感觉并没有涨这么多,就是说通胀和M2并不成正比,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下边的这些原因是我的猜测

  1. 中国人喜欢储蓄,这些流通到市面上的钱大部分都沉淀下来变成了存款,大家并没有疯狂的去购买各种各样的物品。我们看一下现金和活期存款总量M1,这个更能反应消费者手头准备花的钱, 从2010年到现在涨了2.6倍。
  2. 政府补贴了一部分成本,比如高铁和地铁是政府通过大量的财政补贴才能维持它相对低廉的票价,这些资产一直都在亏损。 最近我们可以看到因为政府预算缩紧,想方设法砍掉各种开支,高铁已经开始涨价了,很可能地铁将来也会涨价,类似的可能还有水电。
  3. 有一部分人承担了这个成本,并没有转嫁给消费者。一个产品到消费者手中之前有大量的上下游供应商, 各个链条的供应商们都相应的承担了一部分, 比如原材料价格上涨,它的供应商可能就会牺牲掉自己的一部分利润,只是小部分的涨一点,以免失去客户。再者比如工厂的生产生产成本也越来越高,但他们并没有贸然涨价, 而是某种程度上他们压减了自己的利润,让渡给了消费者。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持续的。 最近我们就看到了饮料方便面之类的都在涨价了。
  4. 通胀有一定的滞后性,价格传导需要时间。原材料可能在慢慢上涨,人力成本也在慢慢上涨。但这些涨价的决策可能是每隔一年或者两年才能做出。

对于第三条,还要客观地说一句,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开工厂很赚钱,到现在大部分制造业工厂都基本不怎么赚钱。 把这些全部都归咎于简单的货币超发是不对的。 通胀可能只占部分原因。

另外可能还有一定成分的激烈竞争,导致生产过剩, 竞争的同行互相降价。

而且后来电子商务平台崛起,导致线下零售商的份额衰减,产品的销售不再地域化,大家都在统一的大平台上竞争,价格逐渐变得透明化,很快就把利润空间给压低。

 

最后我们再讨论一下,既然超发货币有危害,那我们是不是完全不再新增任何投放呢?

这个也没有太大必要,考虑一下纯粹的金本位,货币严格跟黄金挂钩。

市面上流通的黄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有金矿的存在,黄金一直在不停的被开采当中。这表明市面上的钱是越来越多的,黄金不停的流向人们的手中。

另一方面人们在每天不停的生产过程中,都产生了自己的劳动价值,这意味着整个市面上的劳动增加了,所以相应的每个人的财富也在增加,所以有必要适度的增加一些货币供应量。

我们不妨再回到解放初的那种类似粮本位的状态,比如人民币跟粮食价格严格挂钩。现在大部分小麦或者水稻的收购价大致在一块多钱每斤左右的样子。只要能大致保持着这个价格不变,也就是说有大量的粮食储备,只要花一块钱就能买到固定的比如说一斤的粮食,这时候通胀问题就不会太大。不管其他物品怎么涨价,至少食物不会太涨价,这就可以保证大部分人能吃饱肚子,变相的就稳定了货币的购买力。

同时货币的发行也要节制,这也不妨参考每年我们粮食的产量。全国每年大致有1万亿多斤的粮食产出,我们也可以相应的每年就多投放1万亿人民币左右的新增额度,这些钱有后边的粮食可以兑换出来作为保证。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有节制的发放货币,长期保持温和的通胀,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因为一个最理想的状态的社会情况就是,大家每个人都赚越来越多的钱,物价相应的保持稳定。

正常来说,当你赚钱的时候一定是有别人花了钱。假如整个市面上的货币总量是固定的。这就意味着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

所以温和的缓慢的增加发行一些货币,就可以保证大家慢慢的都赚的越来越多,而不是让有一部分人觉得像是亏了钱的零和博弈。

我们当前的问题,以及债务会产生的影响

大量的债务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正常来讲,如果你把钱贷出来做生意并赚了钱,然后把这些贷款连同利息一起还回去了。这不会产生任何问题。

但是当你做生意赔钱了,还不上这笔钱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对于个人来说成了老赖被限制各种各样的高消费,上征信黑名单。另一方面从银行的角度,如果这是个例,银行收不回来这笔贷款,这笔贷款就成了坏账。

对银行来说,少量的坏账问题并不大,因为他们有大量的利润可以用来填这些坏账的窟窿,也是说银行自己承担了这部分债务。

所以说银行一般都有一个风控部门,在每一笔贷款发出之前都会对相应的贷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行风险评估。这样就可以把他们的坏账率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最终来保证银行可以盈利。

可是如果银行贷款的时候过于激进,没把控好风险,最终他们的坏账窟窿堵不上了,这时候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

这种情况西方的历史上发生过,这两年我们国家也正在发生,可以搜一下新闻,比如2022年就发生过很多起村镇银行无法正常取出存款的情况。

最终政府不得不对此进行兜底,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对这些银行进行破产重组,让一些经营利润比较好的商业银行接管,来保证存款至少能取出来。

如果大量的坏账产生,无数银行相继倒闭,就会形成非常严重的系统性金融问题。 当年美国的大萧条就是这种情况,银行开始倒闭,人们觉得自己的资金不再安全又跑去挤踏式地取款,这又加速了这个倒闭的过程,最终导致了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大量的人失去工作,背负欠债无法偿还,导致流落街头,整个社会一夕之间从繁荣跌入贫困。

这一切的核心,都起源于贷款,所谓的万恶的资本主义的银行部分准备金制度, 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了,正是这个只允许银行保留部分准备金,导致货币可以无中生有的创造许多倍出来的机制,再加上认为工资永远会涨,盲目乐观的贷款导致的信贷无法偿还引起的。

归根结底,还是人性的贪婪。适度的贷款可以帮助经济繁荣,盲目的信贷扩张也会造成经济危机。我们也没有必要因噎废食,取消这个贷款机制。最重要的是要避免盲目的无节制的贷款。

那么,贷款和利息的本质是什么呢?

它的本质就是人们对未来增长和盈利的预期。之所以有人愿意贷款,愿意付给银行一定的利息,因为他知道如果贷出来这些钱,他可以赚更多的钱,所以他愿意支付这个额外的利息。

改革开放初期随便干点儿什么生意都可以赚钱,这时候贷款是非常有益的,所以无论是贷款利率还是存款利率都非常的高。

可是今天经济并不是太好,很难找到特别挣钱的路子。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很多生活便利品大家都已经买的差不多了,只能在这些存量的物品以旧换新的过程中寻找机会。大部分公司的利润都很低,人们并没有贷款的动力。

要记住,利息是人们贷款意愿的反应。

实际上十年前制造业就已经衰退了。后边我们的贷款利率之所以能一直维持这么高,是因为大家都在炒房。

有人炒房赚到了钱,其他人觉得房价一直在涨,也想方设法的去贷出来款买房子,想依靠炒房来赚钱,所以这一时期存贷款利息能维持这么高,是因为炒房导致的。

炒房远比制造业要危险的多,因为他不是真正的实体经济。其实那段时间很多人都看到了,一直在呼吁经济不能脱实向虚,国家也一直强调房住不炒。然而这一切都抵不住人性的贪婪。

炒房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卖地获取大量的收入,同样这么多货币流通到市场上带动了各行各业的某种畸形的繁荣。大家一起都加入到了这个信贷的狂欢当中。

地方政府大量的修地铁,建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这一切至少表面上都是政绩。

然后我们的央行也在不停的下调准备金率,这意味着货币乘数效应导致的资金大量的不停的被释放出来。

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借贷的基础上的,而借贷的钱始终都是要还的。

如果这些借出来的钱用到的项目是一个正向的可以盈利的,那一切都很好,因为这些钱可以慢慢的被还上,不会出什么问题。

现如今我们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就是,是这些被借出来的钱大部分都流向了并不怎么盈利的业务上面。

首先是大家都知道的房地产,早期其实还好,适宜的开发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只是我们这个过程中大家都太激进了,不断的加杠杆,疯狂的建设堆产能,这个过程中,如果能像普通的商品一样通过大量的产能释放导致价格降低,大家都能买得起,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场面了,普通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也没有太大的还款压力,等到开发商建房子建的太多,发现大家都不买了,无利可图,也就停止了建设。

然而不幸的是,在这个不断的疯狂扩建产能的过程中,房价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越涨越高,形成了巨大的泡沫。房地产开发商也在疯狂的借贷用来堆积更多的产能,他们赌的就是房价会一直涨下去,这样才能形成利润的正循环。

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也是利益群体,通过卖地获得大量的收入,以维持政府各方面的开支和基础设施投资。

我们都知道,房价不可能一直无限的上涨下去,总有一天泡沫会破裂,这个过程中越早干预越好。可惜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事情都在不停的发生,人性的贪婪导致了重要的决定无法顺利贯彻实施,疫情又延续了几年,以至于拖到现在,泡沫被吹的很大,处理起来也更为棘手。

如果仅仅是简单的房地产问题还好,可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是整个的大量债务的危机,房地产只是引爆它的一个重要导火索,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引发整个系统性的债务崩溃。

我们再看一下其他的各个部分,比如新能源电动汽车,这是真正的实体经济。

他面临的局面跟房地产也类似,很多公司涌入,都在的不停的堆产能,导致大量的生产过剩,结果就是好像市面上的大部分车企基本都不盈利,甚至亏损。

竞争当然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有助于消费者,电动车跟房地产最大的不同就是,汽车的价钱会越降越低,而不像房子之前一直疯狂的上涨,他们也在更多的拼技术和体验,所以这里泡沫就不是特别严重。车企实在无法盈利的话,也可以被其他公司收购,或者破产重组,进而导致最终市面上剩下几家稳健的盈利企业。

但是我们要意识到这些车企目前很可能也都背负着大量的贷款,如果无法盈利就没办法逐渐的把这些贷款还上,同样也会形成坏账。 不过他们的体量和贷款出来的额度跟房地产相比要小很多很多,这个淘汰赛过程形成的冲击影响也不大。

可是一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还好,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各行各业,都是类似于这种情况,大部分都不怎么盈利,他们的借贷规模加在一起就非常的大了。

中国过往发展的模式就是,一些企业通过大量的贷款资金不停的堆产能,进而形成市场的垄断优势来挤掉竞争对手。这在传统的制造业和房地产商都已经发生过了,我们现在看到在新能源车企上这种情况也在发生。

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这一切生意模式的技术壁垒并不是很高。最终导致了大家都核心的竞争模式就集中在了资金壁垒,成本控制,产能和销售等上面,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一直在走的路,然而现在我们发现它是不可持续的。

这些在大语言模型上我们也可以看到,gpt之后国内各大厂商全部都在堆产能,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大模型。

到底什么是技术壁垒呢?看起来好像很难的技术大家好像都能搞定。其实问题的核心就在于人,因为现在大家发现只要有资本就可以用很高的价钱去挖竞争对手的人,把人挖过来技术问题也就解决了。

所以这就是心态上要转变的一个方向,我们不能一直的去卷已有的技术。如果这些资金被用来进行技术研发投入的创新,形成一种一直能引领行业前进的动力,远比重复性的堆产能要效率高的多。

同样研发并不是简单意味着纯技术方面,仔细的琢磨改进改进产品结构,优化用户体验,甚至是包括售后服务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这种细节的仔细研发打磨是真正核心的竞争力,仅仅靠资本是学不来的,简单的挖人模仿只能永远是一个追随者。消费者本身也对坚持技术创新和改进体验的品牌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同,这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销量和声誉。

监管部门也可以多关注一下那些疯狂依靠资本扩张的企业,避免他们依靠大量的金钱劣币驱逐良币,挤掉市场上本来用心优化产品体验和技术研发的企业。可以对他们进行适度的反垄断或者反不正当竞争调查。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目前的债务问题导致很多企业的资金缩水甚至破产,也许是件好事。

因为我们现在发现当初那些依靠资本疯狂借贷,快速扩张的企业,现在大部分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反而是那些踏踏实实控制成本认真做事优化体验服务的公司,现在过得却很好,甚至引发很多人跑过去学习取经。 这是市场本身自动调节,对投机的人和真正做事的人进行相应的奖励和惩罚。

在一个自由的市场里,资本会自动的追逐利润,之前我们看到的房地产企业都跑过去造车,其实就是一个体现。 如果说市场上逐利的资本能够自动的寻找到盈利的行业和投资方向,那现在他们都不花钱进行投资,只能说明一点, 那就是盈利的行业实在是太少了,要么就是门槛太高,太难了。或者说大部分的简单物品需求已经被满足,产能已经过剩。

现在美国人说我们产能过剩,希望用出口来解决国内的问题,也并不是完全毫无意义的指责,我们要虚心的思考。虽然现在欧美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可能还需要大量的物品产能,我们发展出口可以解决一部分国内制造业产生的问题,但这只是仅仅把问题延后。就像我们把时钟往前拨回几年,大家购买力还没有完全被满足的时候的情况一样。另一方面欧美也在想办法增加关税和各种各样的市场进入壁垒,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积累,而不是盲目的扩张产能。适度淘汰那些靠砸资金简单模仿的企业,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进步。

但在这一切进行的同时,我们现在不得不面临大量债务可能产生的坏账,进而对整个国家的金融系统产生冲击的问题。

怎么处理债务问题

说实话,现在的债务问题确实很棘手。

首先要意识到现在房地产的问题,只是我们所有问题的一个导火索。根本的核心还在于大量的举债借贷,堆各种各样的很难产生盈利回报的产能导致的。

现在300万亿m2里边的,除去46万亿的基础货币,剩余的250万亿全部都是贷款。也就是说,这些都是债务。

根据网上找到的数据,个人房贷大致占了40万亿左右的样子,这个规模并不太大,但是我们要注意到,之前有很多公司通过经营贷的方式把钱拿出去炒房了,这种隐晦的方式导致了具体的数值并不太好估算。

总的来说,企业和政府的债务应该占大头。特别是那些很难盈利的项目,极有可能产生大量的坏账。

由于房地产不再产生新的贷款了,于是我们就发现了,其实真正能够盈利的生意并不多,现在各行各业都不太好做,大家都倾向于低负债,找不到好的挣钱路子,就没有人愿意去贷款生产经营了。 现在更多的贷款应该还是大部分很难盈利的企业在不停的借新帐还旧账。

但是,就像我们一开始所说的,银行是靠贷款和存款的利息之间的差价,赚取营业利润的。

而全社会的钱目前全部都存在银行里,这些钱每天都会产生相应的利息。

可是银行能放出去的贷款只能是部分,而且这些贷款还有一部分坏账。 这意味着银行的盈利能力变低了,相应的维持支付更高利息的能力也变低了。

我们现在的产能各方面似乎都稍微有些饱和了,这跟改革开放初期有巨大的需求差别很大。即便是有新技术的产生,人们有购买新产品的欲望,这个过程也是逐步释放出来的,不太可能像当初我们从一穷二白的农业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化的工业社会的过程中需要的那么巨大的产能了。

目前所有的300万亿m2的存款总量,按照1.5%的年存款利息,每年银行至少要支付四五万亿的利息成本。

而且银行250万亿的贷款里边,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在咬着牙,想方设法坚持去还。

比如好多人掏空六个钱包节衣缩食还房贷,甚至搞一堆信用卡来回刷。再比如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只能想尽办法借新债还旧债,甚至很多就连本金都还不上,想方设法仅仅是为了能还上利息不至于违约。

我们按3%的贷款利息来算,250万亿意味着每年有七八万亿的贷款收入,也就是说所有的银行加起来的收入,再减去四五万亿的存款利息成本,银行顶多也就只有三四万亿的利润。

然而我们目前市面上的债务只要一旦有超过三四万亿的坏账的产生,银行很快就会入不敷出。可能一两年还能想办法,从已有的资金,或者借钱去解决填补这个窟窿。

可是两三年甚至四五年呢?填不上窟窿银行就会倒闭,银行竞相倒闭就会引发严重的金融问题。

所以目前的一个办法就是把基准存款利率直接降为零。

存款利息为0意味着,300万亿的存款,银行每年就不用去支付这四五万亿的利息成本了。或者少量的利息成本。

因为银行是靠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之间的差价来盈利的,存款利息降为零,只要维持稳定的净息差,就意味着贷款利息可以降到百分之1.5甚至更低。

贷款利息降低一半就意味着,那些大量背负债务的人每个月需要还的利息就减少了一半。

比如现在很多咬着牙还房贷的人们,他们每个月要还的房贷就可以直接减少一大笔钱,这对于很多在徘徊在断供边缘的人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有助于减少坏账的产生。

坏账少了,银行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我们再看一下地方政府的债务。每个月需要还的利息减少一半,意味着财政支出减少一半。这样可以极大的缓解因为没有土地出让金带来的财政危机。

举个例子,比如2022年北京地铁光利息就支付了差不多150亿,因为地铁自己不盈利,这一切都要依靠财政补贴。如果利息成本只有之前的一半,就意味着政府可以减少补贴75亿。

在所有250万亿的贷款里面,我们假设现在的年利率有百分之三点几吧,降低一半,假设是从3%降到1.5%,那就意味着每年有差不多4万亿的利息成本都能节省下来。而现在我们大量的增发货币和财政资金都被用到了填补这些利息的窟窿上了,借新债还旧债。

如果减少了这些利息成本,能够导致很多欠款还息成本大量降低,进而能逐渐的还上一些本金的话,就能逐渐的进入还款的正循环,逐渐的把欠债慢慢还上。而不是像我们古代所谓的利滚利利翻利,越还欠的越多。

同样利率降低之后,对很多企业来说融资成本更低了,这样可以也适度的激活一些经济。

另一方面降低利率有可能导致部分人民币外流,进而导致人民币汇率的降低,只要我们国家适度的控制,这反而是有利的。因为汇率下降有助于提振出口,对很多徘徊在利润边缘的企业来说,同样能够产生一定的救济作用。

其实存款利息降了,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更加的公平,因为利息越高,那么你手里钱越多,每年产生的利息回报也就越高,也就是说对有钱人越有利。当利息降为零了,无论手头钱多少,大家的利息回报都是相同的了,这样就变得更加的公平。

现在银行已经开始自主的降低贷款和存款利息了,这是市场化产生的自行调节。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最近发行的国债,大家都在疯狂的抢购,这种行为本身就说明了,大家都认为未来的利率会进一步降低,行动远比语言更能传达意图,特别是自己手里的钱,没有人会拿自己手里的钱开玩笑。

为了迎接即将来到的冲击,利息降的越早,降的越快越好。降的越早则意味着银行越有足够的利润储备来应对后边的债务和坏账问题。

另一个是准备金的问题,其实我们没必要再调低准备金率了。调低准备金率意味着鼓励更多的贷款,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大家都不怎么愿意贷款了,而且贷款的目的对现在很多不盈利的企业来说,只不过是借新债还旧债,所以说效果并不好。

目前的银行的问题在于存款越来越多,但是贷款业务却不好做越来越少。这种情况下,他们手里的现金很可能比我的法定准备金额度要高很多。

所以目前在不影响整个社会资金量或者说M2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不调整甚至适度的调高准备金率都是可以的。

另外一个就是投放基础货币需要谨慎,按照前面讨论的,尽量要有节制,比如每年1万亿。

简单的大量投放货币放水并不能解决我们现在的问题,当年美国大萧条的时候,胡佛政府扩大信贷,补贴失业人口,加大公共投资,这只不过是延缓一段问题爆发时间,把泡沫吹的更大了而已,历史告诉我们这种行为会导致更大的萧条。

泡沫破裂的过程中,肯定会有适度的萧条,这种萧条是泡沫破裂过程中的正常表现,而且挤掉泡沫最终会带来更加健康的经济。我们只要想办法避免大量的人因为无法还得上房贷或者支付不了房租,又失去了工作,最终导致流落街头的这种情况。

我们比较好的一点,就是中国人更喜欢储蓄,有储蓄就意味着不至于流落街头。但现在我们仍然有一部分人是依靠举债度日,一旦他们无法还得上房贷,而且又失去了工作,极有可能变得无家可归。

美国街头那些搭帐篷露宿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穷人,他们大部分都是以前的中产阶级或者上班族,因为失去了工作还不起房贷,从而导致无家可归的。 我们未来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不好说,但有很大的概率。

但是这些人并不是完全可怜无辜的人,因为其中大部分很可能是为了投机炒房才背负借款的,他们要为自己无节制的举债承担代价。国家可以某种程度上提供一些兜底的工作,类似于救助中心之类的机构,至少保证有一定居住的地方和食物,但不能让他们过得太好, 最好是几个人一起住的宿舍。这样才能让人产生出去找工作的动力和积极性。

我们还可以借鉴一下后来的罗斯福的一些政策,比如控制产能减少内卷加班,人们加班少了,玩的时间就多了,相应的消费也就增加了。要意识到现在很多加班都是无意义的产能上的竞争,是企业利润下滑导致的一种压榨性反应,本质是产能过剩。现阶段的加班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竞争力,反而是宽松的环境,更能促进人们的创造力。

再比如适度的干预一下就业,提供一些主流群体的就业机会,比如科技和文化等方向,甚至可以偏公益一些,并不一定非要盈利,主要是为了吸纳一些青年失业人群。

另外如果钱不够用,可以通过大量的发行国债来解决。因为国债是向社会上借钱,并不会造成货币增发,也就不会形成通货膨胀。

同样多发国债意味着多了一些资金回报率更高的投资渠道,在银行零利率的情况下,精明的投资机构很有可能把一些钱流向国外资金回报率比较高的国家,如果更多的国债可以选择,就会减少货币的外流,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人民币的汇率。

总的来说,大家抢着买超长期国债也是说明看好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前景。目前我们的房地产和债务问题在当前的国力面前并不是特别的严重,最重要的是如何稳定的尽量减少冲击的情况下处理这些债务问题。当然那些贪婪的人需要得到惩罚,没必要让国家为他们买单。这个过程中要尽量缓慢的一步一步的把这些问题释放出来,逐渐拆解掉,避免产生爆炸性的连锁反应。

 

最后再详细讨论一下失业的问题。 类似于当年美国的大萧条,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当年他们推出的一些政策。

这篇文章实在是太长了,前后拉扯了几天,一不小心水了两万多字。而且感觉这个话题我同样也可能会水很多字,现在精力也有点不够,不如等后边有空了再单独写一篇吧。

 

最后的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章只是一些个人的观点想法,我并非是专门的从业人员,很多看法未必准确,请带着自己的思考谨慎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展开全文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