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永远都是辅助人类社会的,人们总是尽可能的倾向于使用技术使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停车场是个很好的例子,通过使用新技术不停的优化它的实现方式,我们可以籍此一窥商业社会和技术的相辅相成。

原始的停车场是什么样子?不好说,但一定会是有围栏之类的,有一个出口和入口,人们用一些障碍物挡住出入,进去的话,工作人员会在一张纸质表格上记下了车牌号,入场时间,出来的时候根据车牌号查找,计算相应的费用。或者给车主一个纸质卡片,记下入场时间和编码,出来的时候相互对照,计时收费。这种类似的停车场现在在一些地方也可以看到。

去除枝节,停车场需要解决的问题很简单,我有一块地方,你可以过来停车,但我要计时收费。

围起来是防止有些人停车不付费。一个出口一个入口也方便管理。主要的麻烦在于计算停靠时间。

每辆车有个一车牌标记,可以通过记录车牌号的出入场时间,计算出来费用。对人类的传统解决方案来说,雇佣一两个人,这些人专门记录收费即可。

但是如果一个停车场足够的大,那个一两个人就会显得有些不够。几百辆车,在纸质记录表格上来回查找,手动计算费用,确实很费时费力,还会导致出场结算的时候车辆堵塞。

也可以把时间写在一张卡片上,把这张卡片交给车主,出来的时候直接看时间就可以避免车牌号查找。但这样可能引入车主作弊,虽然这是小概率事件。

ok,计算机出现了,可以通过一些电子技术来解决,入场的时候,发给车主一个电子标记,比如我们现在常用的rfid卡,然后在计算机上自动记录下来这个id的入场时间,出来的时候读取rfid的标记,计算机自动查找,根据费率计算出来费用,然后工作人员放行。

这个过程里的很多东西都可以自动化起来,比如,取卡,可以用机器自动吐出,司机只需要按下按钮就可以自助取卡。在比如,道闸,拿卡后可以使用电机自动拉起。出来缴费后也可以自动打开。

整个过程都可以电子自动化,唯一需要人的环节是收费和找零。这样一个大型停车场可以只需要一两个人手就可以了。

那月卡怎么办呢,比如很多小区和写字楼的停车场?很简单,直接发一个固定的rfid卡就行了,每次进出的时候刷。现在还有更方便的解决方案,就是通过一个蓝牙发射器,放到车上,当车靠近道闸时,自动读取发射器的id,自动打开道闸,这样停车场就可完全自动化起来,不需要多余的人手。

以上大致就是我们现在大部分停车场的样子,很多人会比较熟悉。

最近一两年出现了一些新技术,似乎让人眼前一亮

一个是微信停车,拿卡的时候,卡上有一个二维码,出来前扫码直接支付,避免了在出口付费找零的麻烦。确实方便了很多。

还有一种是通过模式识别,自动识别车牌号,出场前扫下印在停车场内的二维码,输入车牌号,直接支付。这样连取卡拿卡都省了。

另一个解决的更完全,也是自动识别车牌,不同的是,需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在账户里绑定自己的车牌号,充值进去一定的钱。每次进出场,车牌自动识别,上传到服务器上,自动扣款。这样什么都省了,开进去开出来,完全没有任何冗余环节。只不过需要时不时的向app充值。

微信或者支付宝钱包完全可以包含一个这样的功能,绑定下车牌号,自动支付,或者跟第三方这些公司合作,提供支付平台和入口,第三方公司负责设备和场地的推广。

有人会说,这样方便是方便,万一要是没带手机或者没有网络怎么办?当然,这些停车场都有备用方案,只要到中心收费处报一下自己的车牌号,给现金就是了。

自动车牌识别很早就用在停车场了,记得之前上海宝山有个家乐福就是,车辆进入,摄像头拍照,识别之后,自动打印一个包含条码的小票,出来的时候扫描条码就行了。这个跟拿卡比起来其实优势不大。

因为移动支付兴起之后,这些技术才能综合运用到一起,形成更方便的解决方案。

长远看来,完全自动化支付的停车场是趋势,但我们社会的改造和更新会比较慢一些。硬件跟软件不一样,不是卸载一个安装一个那么简单,牵涉到设备更新,人员变动,各种利益的掺杂。

那单个专用的停车app有没有发展空间呢?感觉比较难,只能是发展到一定程度,被一些大厂接管。如果微信或者支付宝里加个入口,谁又愿意重新安装个应用呢?不过这个不好说,毕竟要看线下的停车场怎么推广以及支持哪种。

自动车牌识别仍然有很多技术缺陷,车牌号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情况,如果两辆车只差一个数字,那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不过可以在app里加一个确认环节,把拍到的几个相似照片下载到app里,人工点击确认。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如果形成一两家垄断全国的停车场市场,那么这家企业就有足够的动力进行技术研发,推进车牌模式识别的进展,不断的提高准确度。

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模式识别找到了商业化的利益,这些利益推动技术不断的进步。商业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发展推手,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技术,有钱赚,人们就会不断的花心思优化完善,哪怕是一点点,这远比学术论文的威力要强大的多。

但同样会有人失落,比如传统那些电子设备提供商,但是没有关系,他们的硬件更改之后依然可以作为供货商使用,不过是换了家软件厂商

现在鼓吹那些所谓的人工智能,实际应用很差,也没有想象中到了连人类都需要担忧的地步,因为大部分人不懂,就在那里起哄,这个跟谈转基因色变有点类似,只能说愚昧无知。更令人不能理解的是某个著名轮椅科学家都在说,真的让人担心他的学术水准。

真正的人工智能,至少有一个自我意识起源的核心问题需要解决。况且通用图灵机的计算模型,不过是一个更加精密的钟表结构而已。不详细讨论了,这是个很深刻的哲学问题,以前写过很多类似文章了。

但模式识别就不一样了,作为人工智能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可以极大的改善我们生活的便利性。无处不在的摄影头和计算装置,可以拓展出很多商业应用,提高我们生活的便利。只有人类的生活便利了,才有付费的意愿,所谓商品,其实就是亚当斯密所谓的“生活便利品”。

更多的商业化,推动更多的技术进步。就像集成电路不断的缩小制程一样,巨大的商业利益驱动人们花费数十亿上百亿美元来改善一点点它的技术进步。纯粹科研性质的政府投资是远远没有这么大动力的。

当模式识别技术发展完善之后,其他上层的应用和商业实现才可以进一步的拓展。人工智能需要一步一步来。我们不希望制造出像人类一样思考的机器,但我们希望制造出来像人类一样的眼睛,鼻子。只不过控制系统是完全可预测的自动机。

可以拓展的市场还有很多,比如自动驾驶,完全自动化的驾驶有一些难度,但我们可以不断的增加一些辅助功能。比如自动识别路牌,红绿灯,路况,车道。这些细微的技术更新就如器官的进化一样,我们的世界上有大量的动植物,他们的器官和人类差不多,但是并不需要高级的思维能力。当这些技术器官完善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综合起来实现越来越多的功能。


One comment on “停车场的进化”

  1. erotik说道:

    So good this post. This post really helped to login to whatsapp online. Vilhelmina Ulrick Tuneberg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