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几天雨,今天终于放晴,心情也为之一变。

周六下的很大,上午有些感冒,下午很郁闷,爬了一把南山,中途雨下的很大,浑身淋的湿透。

上周末我尝试骑自行车到山顶,当时感觉没有多高,奋力往上骑,有些地方坡度甚至已经超过了30度,在快到山顶的时候虚脱了,实在走不动,我喘气都上不来了,汗水已经把我全身浸没,脸色铁青,几乎倒在地上。休息一会决定放弃,我连走路的力气都没有了。回去的路上,一个小孩子看到我吓得往他妈妈怀里钻,唉,真的想自己看看当时的形象。

周六我步行爬了上去,一路走来,到了山顶,没有感觉丝毫的劳累。看着道路的坡度,实在是感叹我居然能够一直骑上去,再看看我放弃的地方,距离山顶只差那么一点点,真是可惜啊,回想一下,就是这么一点点距离当时也实在没有力气上去了。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就是最后的一点点,将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一笔抹煞,实在令人扼腕痛惜。

可能换一辆性能更好一些的单车会好一些,其实主要还是刚开始我骑的太快了,如果一开始慢慢的走,也许不会那么累,但是谁又知道呢,走的慢了,可能需要更多的功才能维持。第二次步行给我的感叹最多的就是,这座山实在是太陡峭了。

这次登山的经历,跟最近这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情倒是有些相似,也许昭示着我应该放弃吧。

这个空间的提供商说提供ssh访问,但是需要额外申请,那就申请吧,提交之后一直没有反应,可能是我填写的理由不够充分。

不过既然有权限执行perl脚本,那想必我的账户已经具有执行一些shell命令的权限了,只不过他们没有给我提供远程进行ssh的方式罢了。

但如果使用perl写一段cgi脚本,提供一个输入框,输入需要执行的命令,直接通过perl调用系统命令,是不是就能够实现一个简单的shell了?

下面是这段perl脚本

[perl]
#!/usr/bin/perl

use CGI qw(:all);

print header(),start_html("a simple shell");

print "<pre>n";
if (param("cmd")){
$c = param("cmd");
print `$c`;
}
print "</pre>n";
print start_form(-name=>"fm"),
textfield("cmd","",120),
end_form;

print "<script>document.fm.cmd.value=”;document.fm.cmd.focus();</script>";

print end_html();
[/perl]

放上去,随便敲下,cat /etc/passwd,果然很爽,除了不支持类似vi之类的交互模式,对于大部分场合已经足够了。

还有些不足,比如到stderr的输出无法重定向出来,仔细想想,应该有解决方案吧,不过也没必要了,倒是想到一个方案,先把标准错误流重定向到一个临时文件,再cat出来。

用了几下之后便把这个脚本删掉了,直接放到外面太危险了

从5月23号开始,megabyet的免费空间就一直访问不了,连接的时候服务器timeout,一开始我以为是down掉了,过了一天还是不能访问,心想维护人员也不可能这么不专业吧。于是我怀疑是否被墙掉了,但是如果被墙掉一般会是reset by peer的错误,timeout还是服务器挂掉的可能行比较大一些。

后来翻出去看了一下,果然能够正常访问,仔细想想原因,也许是ip被直接干掉了,在bing.com里输入ip:64.79.79.227有上万条结果,如此多站点都指向在这个地址,总有几个站点的内容敏感,被干掉也属正常,唉,好东西都被我朝糟蹋了。

一开始用blogger,遭墙,然后是appengine,也是断续的被封,后来用免费的megabyet以后以为高枕无忧,怎知到最后还是挂掉。

于是痛下决心,决定花钱租空间,对比后选择了一个叫cyberultra的新加坡服务提供商,一年$23.4,大致折合人民币160块,还算便宜,将就着用吧。

将域名的A记录改到了这个ip地址。花钱果然不同,支持perl和python等cgi脚本,ping了下,大致有300ms的延迟,配置上了wordpress后感觉速度和稳定性上都还可以。

我没什么大的需求,就是一个能写点东西的地方,连这点微小的权利,都不能保障,政~#府(连这两个字都要拆开写)啊,让我如何不愤怒呢~

新家,第一篇,发泄一下这几天的不爽。

早上从噩梦中惊醒,天还黑着,翻来覆去睡不着,梦中的情形清晰可见,心里却在想其他事情,一时间绝望,伤心,可惜,怜悯,各种感情纷至匝来,一两个小时的辗转反侧,后来半睡半醒的到了天亮。

我在想梦是如何产生的,大致跟人的想法心情有些关联吧,白天所想,晚上的梦多半与之有些关联。也就是古人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了。心情不好,做噩梦的几率也就多一些。

但是我的梦的情形却是与现实毫不相干,惊醒之后,我突然发现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人思考的时候,大脑是主动状态,而做梦的时候,大脑却处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如同看电影一般,经历梦中发生的事物。从生物学的角度,也许做梦是大脑某些部分在睡眠中活跃产生,但生物进化如此之久,难道梦没有一些对生物个体影响的进化的因素在内么?我们进化出眼睛来看东西,四肢来行走,也许做梦也有它的目的。

我想到了当初写过的一个马尔科夫链的程序,用来读入一大堆某个作家的文章,然后建立每个词语跟词语跟随的列表,随机的在这些词语链上游走,于是便能输出一段一段的毫无意义的句子,这些句子虽然没有全局的思想上的概念,但似乎能够通顺的读下去,每一句读起来感觉语法上跟这个作家的风格很相似。

人做梦的时候,大脑可能有一个类似于马尔科夫链的算法,用来随机生成预测一些类似现实的事情,每个点上游走的概率跟心情状态有关,这样梦中的一些东西,倒是可以用来增加人的积累经验,预测推断一些发生的事情,加深思想认知。

梦的随机不可知性,如谶语卜言,被人当作神明的指示。各种文明里都普遍把梦当作一种预示,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预言。

要想深刻认识梦的原因功能,可能要先从大脑的思考结构模型入手,心理学,生物学,哲学,计算机科学,都有些许关系。在看计算理论和人工智能相关东西时,很容易就会考虑到大脑结构模型的问题,计算机界最具哲学性的一个问题就是,计算机到底能做什么?是不是人思考能达到的事情,计算机都能做?

按照Chomsky hierarchy的结构,大致可以归结出几个能力不同的计算模型,有穷自动机,下推自动机和通用图灵机,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是可编程的通用图灵机所达到的,这个计算模型是不是就能达到人的大脑的程度呢?

我一直相信,人脑的结构绝对不会太复杂,只是一个简单的先天模式加上后天的学习。抛去一切经验性的东西,大脑还剩下的是什么?康德认为这些是先天存在于大脑中的纯粹的概念。可能人一出生就被设定好这些模式,甚至,学习认知的方法,也是一种先天存在于大脑中的东西,初生的婴儿,也许有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关键在于,这些模式是否能够被计算机先天的写进存储器?然后按照认知的方法执行程序?

梦也许是生物本能模式的一种,但是,它到底是被用来做什么呢?存在的目的又是什么呢?也许前面的一些琐碎的想法,都是用来解释这两个问题的。

写着写着就扯远了,这篇本来是写梦的,改天再写大脑思维相关的东西吧

郁闷啊,有些事情该放弃了,再坚持又如何呢,不值得浪费时间下去了。

还是回到以前的状态吧,人生很短,追逐生活本身就是普通人的悲哀,何必患得患失呢,有很多重要的事情去做

真正的大师,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得与失看的很淡,苦与乐,同为情绪,哪有好坏之分。回归吧,继续为自己当初的想法奋斗~

Two things fill the mind with ever new and increasing wonder and awe: 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

Immanuel Kant

这篇是给自己看的,以后还是少把个人情绪写到这里。

前天在香港艺术馆看了一个下午,主要是一些字画瓷器,字画明清居多,有几个名字倒是认得,什么朱耷之类,一路看过去,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原是如此的丰富。可惜的是,这帮封建文人,把大把的时间精力,花费到这些诗词字画的娱乐上来。

中世纪以来,我族在科技上明显落后于欧洲,究其根源,在于民族的价值观念。欧洲的重商主义,跟中国的儒家学说相抵触。中国的整个价值观念里,商人地位很低,封建士大夫阶层,整日陶醉于诗词书画,极度遏制了商业及相关创造发展。

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民族的自大于固步自封。一个民族的高度发展,跟其余其他文明的交流接触很重要。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很大程度在于各诸侯国的征战竞争。近代的欧洲诸国,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倒是有几分相似。中国最强大的两个朝代,汉与唐,都不禁止外部民族的进入,交流与通商,导致进一步的繁荣。到了明清后期,闭关锁国,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庞大的帝国降缓前进的步伐。

欧洲早期的文艺复兴主要集中在艺术方面,其实基督教对欧洲文明贡献颇多,早期的绘画音乐跟宗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最大的贡献或许是经院哲学,这里有个奇怪的现象,托马斯阿奎那的教会哲学体系,表面上被教会用来约束思想,却激发了后期古典哲学的产生。反观中国,宋代朱熹的思想,只是越来越约束人的思维创造性。中国人喜欢因循守旧,越古老的东西越正确。

现在社会,中华民族似乎丧失了自己的正统价值,一切惟西方马首是瞻。长期的贫穷战乱导致一段时间的真空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生活条件提升,媒体书籍的宣传,社会价值观念被潜移默化。当下最流行的是创业、CEO、首富之类的概念,西方的重商主义,终于在中国滥觞。

现在说起来科技,似乎都觉得很高尚,几百年前却未必。韩愈的师说里有一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前面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也许就是现在的科技工作者,韩愈作为一个士大夫阶层,代表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这里说话的语气假设,明显的将这些人归于一个下贱的阶层。

但是,现在重视科学技术,难道真的是正确的么?古代的中国人,看看花,写写诗,生活不是很好么?科技给我们带来的,表面上是进步,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科学让人觉得,以前是如何的愚蠢。但是,人毕竟是人,区区数十载的光阴,该干什么呢?大部分人本能性的追逐更好的生活,科技所带来的便利,真的比以前中国人的生活更好么?恐怕未必吧,印象中好像罗素在哪本书里讨论过中国人的问题,其中说道,如果全世界人都像中国一样,那么整个世界就会幸福。他的意思是指,都像中国人这样享受生活,吟诗作对,没有太多的争强好胜心。

再想下去就多了,文明究竟将走向何方?我们活着有什么意义?一生何求?

前面的想法,大多是回来之后的思考。回到正题吧,当时看到展出的一系列的中国瓷器,才发现一块被史书忽略掉的东西,我们自己本身,并不认为瓷器在历史上有多重要,但是在西方人的眼里是另一番景象,中国的china并非空穴来风。明清时代,官方禁止与西方通商,瓷器茶叶之类的商业产品,一般被运送到广州,再转运到欧洲。看一些瓷器上的画,有些是给西方定做,上面是西方的人物或者圣经相关的故事。这个市场,文人阶层是不屑于写入史书的,但是,通过只鳞片甲,倒是可以推测一番。

中国自己不重视的东西,比如四大发明,却被欧洲人加以利用并发扬光大。于是反过来我们自己又标榜四大发明源自中国,这种民族自尊心,与民族优越感,实在是一大弊病。瓷器同样也是如此,得到了西方的重视,自己便沾沾自喜,每天挂到嘴边。整个艺术馆用了一层来展出瓷器,可见一斑。

我们了解历史,为的是希望从先人的智慧中得到一些经验,进而开始新的探索,这也许就是整个文明的前进,古老的文明可能给我们启示,也可能给我们带来负担。

在博物馆跟阅读那些智者的书籍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在此处瞻仰古人的遗迹,更多的是满足一下现代人的优越心理,更像是嘲讽古人。这些破旧的东西,摆放陈设,或许引发一些不曾有过的思考路径吧。

这个艺术馆里的东西不算多,将来有时间的话,倒是想到天朝故宫顶礼膜拜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