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哈尔滨来说,五一和十一大致就是夏天和冬天的分界,所谓春秋,也许就一两周可以冠之。呆的久了,也就习惯这种气候了,只是每次到十一的时候都会觉得寝室凉飕飕的,特别清冷,心情也会为之一变,那个杜what的诗人所谓的悲秋估计多半就是言此了,究其根源,应该跟人类的生物本能有关,天开始变冷,食物越来越少,冬天就要来了,年复一年的影响着生物进化的方向,仔细品味一下现在的心情,倒是可推测推测我们茹毛饮血的祖先当时躲在树洞里的感受。

这几天早上醒来,睁着眼睛躺在床上考虑一些问题,也许一千年以前的人也这样子躺在那像我一样,一万年以前可能也是。公寓,日光灯,电脑,外面轰隆的汽车声,这是我们所谓的文明,我们值得狂妄骄傲的一切,我们创造了各种知识,古时的人们看起来似乎无所事事,貌似整个人类的存在只是因为我们才有了意义。假设我从床上起来的话,接着就会去吃饭,看书,写程序,将来会工作,闲暇之时可以看看电影,四处走走,几十年过后,也就完成了生物个体存在的使命。一千年以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没人知道,因为没有人能够左右我们发展进化的方向,一千年以前的人也许想我这样想过,他们同样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样认为自己创造了巨大的文明。我们的行为方式和认知能力是所处的社会强加给我们的,各种事件错综影响,表面上是,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意志,但整个社会却在影响我们,很多场合下的决定都很明显,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决定可以被其他人认为可以理解接受,这样的结果是,整个社会由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向前进化,我们每个人的作用微乎其微。几千年的人跟现在的人并没有太大区别,同样的生活,只是方式不同罢了,他们未必没有我们过得自在。

也许是该写点日志了

压抑,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敲出这些东西,似乎逼迫自己一般,句子不会泉水一般的流淌出来,在深思酝酿之后,才能找到比较合乎语法的东西。

我很希望想到什么地方就能随意的写下来,可是往往不成任何章句,支离破碎

写东西本事就是一件差事,需要精力,仔细地投入

就像写程序一样,但是我却找不到写程序时的那份激情

也许是要写日记般的记事太过于琐碎,以至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写进去,顾此失彼,没什么是重要的,我只是为了安慰一下自己而写点东西,不至于觉得没有做任何事情

世界就是这样,大部分情况下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就像历史,向我们嘲笑古人的碌碌,却不知道自己也高明不到哪里去。

我真的怀疑人类生存到底有什么价值,有谁又知道自己真正是在做什么,为了什么? 只是出生的社会无形的压抑引导着生活行为的方式。

如此的卑微,整个社会前进的方向没有人能够阻挡和预见,谁也无法引导,亚历山大尝试过,凯撒尝试过,拿破仑尝试过,他们可能很有权势,但是对人类前进的进程的影响微乎其微。

科学家的影响可能更大一些,一千年以前宗教也是,不过是以一个整体的名义

没有一个人能够按照他自己的意愿来改变世界,过去,现在,包括将来

人类前进的冥冥中,有一股很大的力量决定着最终的进化方向,或者是人的本性,或者是社会文明,任何一个极小的发生都可能左右将来的一切。

没有人能够决定或者预测

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

一觉醒来,一切都在改变,只是我们的思想还在凝固。

顺其自然吧

不同的人经历同样的事情,往往会有不同的感触,记录历史的,同样也是人,不可避免的受到他自身的影响。

人类对历史的理解,是通过文字的记录,亲身经历都有不同的说法,更何况通过一些本身就有一些倾向的书本。世界很大,同时发生很多事情,我们自身生活的世界尚需一生的时间感受经历,过去发生的事,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尽的。

几百年前的人类的物理结构跟现在人基本没有任何区别,他们的智力程度也是。他们也没有我们在历史书上所看到的那般愚蠢,很多事情,发生之后再看,已经丧失了绝大程度的真实性。

人类文明的进化,并不像想象中那般,现在高度发达的技术,科学,比之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古希腊文明,本质上的提升,与普遍的认为,可能大相庭径。

这几天随便看了一些书,留点感触。